首页

优美sm之家

时间:2025-05-24 03:09:31 作者:跨越26年的重逢:中乌医患“双向奔赴”昆明续写友谊新篇 浏览量:29674

  7月31日,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上,《五星出东方》首次由新疆和田地区新玉歌舞团全阵容演出,阿布都萨拉木·阿布都热西提等演员流畅沉稳地完成了表演,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演出。

  《五星出东方》是由北京演艺集团联合北京市对口支援新疆和田地区前方指挥部、和田地委宣传部共同创作的舞剧。今年3月初,北京歌剧舞剧院的演职团队结束在乌鲁木齐的巡演后,利用到和田地区巡演的时间,帮新玉歌舞团的演员排练了这部剧。如今,由新玉歌舞团出演的这部舞剧走向了更多观众。

  在援疆省市的支持下,新疆创作的优秀剧目不断涌现,一批精品文艺作品进疆巡演。豫剧、黄梅戏等优秀传统文化剧目在新疆上演,《十二木卡姆》《玛纳斯》等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登上更广舞台,推动本地优秀文化“走出去”。

  文化润疆,润物无声。

  在阅读、交流中,中华文化浸润着各族群众心田。按照“书香哈密”整体规划,河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实施“豫书房”哈密智慧阅读空间建设项目,哈密市新建、改建8座面积70至150平方米的智慧书房,在城市休闲广场、学校、社区、公园等地方,打造“15分钟阅读圈”。

  一座座书房,就是一个个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形载体。在书房的活动区域,日常会开展亲子阅读、科普和传统节日文化活动,读者还能以视频形式,与河南的共建智慧书房联合开展读书、讲座、书画交流和非遗交流活动。

  听红色故事、看红色展览……在红色文化感召下,吐鲁番市高昌区的居民阿衣古丽·托乎他西主动报名参加湖南省对口援疆历史陈列展志愿讲解员队伍;大学生库尔班·祖农毕业后回到家乡,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中学生古丽再帕尔·阿地力在日记中写下自己的心愿:向先烈们学习,树立远大志向,练就过硬本领,早日成为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栋梁之材!

  文化润疆,重在融合。

  在和田地区于田县托格日尕孜村的库尔班·吐鲁木文旅产业园内,游客既可以沉浸式体验和田地区艾德莱斯绸、桑皮纸、铜铁器、传统乐器等代表性非遗文创产品的制作过程,又可以欣赏剪纸、泥人张等来自天津的非遗作品。

  文化润疆正不断放大文旅融合效应。

  为保护传承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当地非遗,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挥部深入挖掘该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完成克州江苏馆建设,投入1200万元建成克州非遗展陈馆、传习馆和体验馆,投入1340万元支持阿合奇县玛纳斯研究中心建设。

  今年8月下旬,由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阿克苏地区成功举办。据了解,非遗展吸引383名非遗传承人和330项非遗项目,通过多样的呈现形式让观众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打造非遗宣传推广平台,展示文化润疆成果。

  “希望援疆省市与新疆能够紧密相连,各民族亲如一家,共筑美好家园。”阿克苏地委宣传部副部长骆娟说。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以文化为纽带,援疆省市和受援地各族群众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心越走越近,情越来越浓。

  本报记者 杨明方 李亚楠 李昌禹(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北京发布中考改革方案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分为考试、考查和考核三类

2024年4月16日,是“世越”号沉船事故发生十周年纪念日。这一天,韩国多地举行哀悼活动。无数民众仍在追问:沉船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谁该为逝去的生命负责?韩国真的变得更安全了吗?

四川金川第八届古树梨花节开幕

4月30日,四川遂宁,远眺正在建设中的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当日,四川成都经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铁(简称“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建设工地主塔和架梁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无人机照片)

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 坚持改革创新求真务实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

纽西表示,祝贺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成功召开,中共有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习近平主席的远见卓识。莫方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中方在台湾、南海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的立场,支持中方“一国两制”政策,反对在人权等问题上对中国无端指责。希望同中方深化经贸、农业、互联互通、安全等领域合作。莫方高度赞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系列全球倡议以及为改善全球治理提出的重大主张,愿同中方在多边议题上加大相互支持,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预祝此次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取得圆满成功。

探访来自黄土高原的青玉琮:“玉”见四千年前“世界观”

会议同期举行了2023年度风云人才奖颁奖仪式。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何文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周毓荃等8人获2023年度风云人才奖。

外交部发言人就美国国务院发表涉华报告答记者问

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当下,文化遗产保护体制改革如火如荼,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等的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循序渐进,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屏障越织越密,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与日俱增。如何将宝贵的文化遗产完好地传递给子孙后代?如何让历史智慧给今天带来启迪?如何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从今天起,本版开设《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谈》栏目,邀请文化遗产领域专家学者,谈一谈他们关于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的真知灼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